产品知识
人行道砖透水的成型工艺有什么特点?
信息来源:www.ahyonggu.com    发布时间:2025.11.23

人行道透水砖的成型工艺具有以下技术特点:

1. 骨料级配优化

采用粒径3-5mm的粗骨料为主体(占比60%-75%),配以0.15-1mm细骨料形成骨架孔隙结构。通过控制骨料粒径分布,实现15%-25%的有效孔隙率,既保证透水速率(≥1.5×10⁻²cm/s),又维持抗压强度(≥30MPa)。骨料多选用建筑废料再生骨料,经破碎筛分后利用率可达85%以上。

2. 低胶凝材料配比

胶凝材料用量控制在12%-18%(普通砖为20%-25%),采用42.5级硅酸盐水泥与粉煤灰(替代率15%-30%)复合体系。通过添加0.5%-1.2%聚羧酸减水剂降低水胶比至0.28-0.32,形成薄层胶结包裹结构,减少孔隙堵塞。

3. 振动-压制复合成型

采用800-1200kN液压机配合高频振动台(频率50-60Hz)进行复合加压。振动阶段消除骨料架桥现象,加压阶段(压力15-20MPa)实现骨料定向排列。该工艺使砖体密度达到2000-2100kg/m³,较静压成型提高8%-12%。

4. 梯度孔隙构造

通过分层布料技术形成表层细骨料层(厚度3-5mm,孔隙率18%-22%)和基层粗骨料层(孔隙率25%-30%)。表层拦截大颗粒污染物,基层保证透水效率,组合孔隙结构使透水系数达0.8-1.2cm/s,同时减少孔隙堵塞率40%以上。

5. 低温蒸汽养护

采用45-60℃蒸汽养护12-16小时替代传统28天自然养护。控制相对湿度85%-90%,促进钙矾石晶体生长,3天强度可达设计强度的80%,孔隙结构稳定性提升15%-20%。

该工艺体系在保证透水性能的前提下,通过材料优化和工艺创新使产品寿命达15年以上,较传统工艺生产的透水砖提高30%抗冻融性能(经25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≤3%),综合成本降低18%-25%。